创新服务管理 加速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16-06-06 浏览次数:596
北京市军休办
多年来,在国家民政部的关怀支持、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市民政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以军休干部为本,着力创新发展理念、服务模式、管理制度,加速转型升级,高标准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让安置在北京的军休人员幸福养老、安享晚年。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推进管理制度创新,高标准开展依法行政工作
(一)完善接收安置政策。接收安置是开展军休工作的前提。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央有关政策法规,先后出台北京市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无军籍职工工作办法和工作规程,形成审定、接收安置制度体系,加快了依法接收安置工作进程。目前,累计接收安置军休干部5.1万多人、无军籍职工2.8万多人,均占全国接收安置总量的1/5。北京市接收安置存量持续上涨、增量高位徘徊。近年来,年均接收安置军休干部3000多人、军休职工4000多人。为此,我们注重统筹市、区(县)两级力量,组织开展审定和接收安置“一站式”服务,为部队开辟绿色通道,做到“工作依据、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工作时限”规范统一,简化了办理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赢得了部队和军休干部的一致好评。
(二)健全服务管理标准。服务管理是推进军休工作的重心。近年来,我们按照国家民政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狠抓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先后出台北京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标准、工作细则,服务管理机构星级评定办法,构建了服务管理标准体系。各区(县)安置管理部门和服务管理机构结合实际,细化标准,完善制度,基本实现“机构依标准服务、岗位有制度规范、人员按职责履职”。
(三)规范经费保障制度。经费是做好军休工作的保障。近年来,我们狠抓制度机制建设,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一是建立科学的预算制度。健全完备的数据库信息系统,实施动态化管理与维护,细化和规范资金保障项目,统筹全市军休工作经费保障,结合工作目标和年度重点任务,按照急缓有序、应保尽保的原则,科学编制经费预算。二是建立资金垫付机制。针对前几年上级预算经费拨付滞后的情况,建立经费保障协调机制,由市财政部门固定专人负责军休经费调剂垫付,市区(县)两级财政每年垫付资金均在20亿元以上,确保了军休干部各项待遇及时落实。三是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出台审计情况通报与责任追究办法,加强审计监督管理,严格财务收支审计,强化专项资金审计,确保每笔资金使用安全。
二、推进服务模式创新,高品位保障军休干部养老
(一)打造“复合型”服务团队。又红又专的“复合型”团队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关键。近年来,我们着力打造三支服务团队。一是着力打造工作人员团队。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全员培训,实施分层施教,突出职业道德建设,有针对性地提升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开拓创新、统筹协调能力,为军休干部提供人性化服务。二是着力打造专业社工团队。积极推进“社工进所”,在军休系统开展大规模专业社工培训,出台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管理办法,成立北京大学社工专业实习基地,在10个直属军休所设置社工科,在全市146个军休所推行“一所一社工”,运用专业社工理念、知识和方法,为军休干部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专业化服务。三是着力打造军休干部服务团队。发挥军休干部人才资源优势,成立军休干部健康服务队、邻里互助组等群众性服务组织,推进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深受军休干部好评。
(二)创建“社会化”服务模式。引进社会化服务是让广大军休干部更多更快更好地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模式,为军休干部提供“私人订制”服务:引进96156北京社区服务平台、“帮为”和光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专业养老机构,为军休干部提供陪伴照料、陪同就医、康复理疗、信息咨询等便捷服务;与军地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专业医疗团队进楼入户为军休干部看病治疗;引进超市、家政公司、社区配餐服务,方便军休干部生活;引入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资源,方便军休干部就近学习等等,进一步提高了军休干部的幸福指数。
(三)倡导“高品味”文化养老理念。“文化养老”是军休系统倡导的一种积极养老理念。近年来,我们把文化元素融入军休服务之中,先后创作首都军休之歌,确立首都军休标识,出台首都军休文化建设意见,提出了以“忠诚、奉献、和谐、首善”为主要内容的首都军休文化核心理念,引导军休干部健康休养。各级安置管理部门和服务管理机构注重组织政治学习和时政教育,使广大军休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信念永存;市军休文体联合会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全市680多个群众性文体组织自办自创、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市军休办每年投入120万元,每月为军休干部编辑出版一期《军休之友》杂志,广大军休干部是作者;创办北京电视台《晚晴》专栏,编辑《功臣名录》等一大批反映军休干部军旅生涯和休养生活的书籍,组建军休干部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引导军休干部发挥余热,老有所为,涌现出了24年来倾情希望工程,累计捐资百万元,荣获中华慈善奖、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军休干部陈荣超;30年开垦荒山1000多亩,植树6万多株的军休干部王国巨;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上街铲除小广告,以实际行动美化市容的军休干部赵洪瑞等一大批老有所为典型,传播正能量,实现新价值,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推进联动机制创新,高质量打造和谐军休家园
(一)建立协调机制,有效凝聚服务军休干部合力。成立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常态化高层协调组织,即北京市退役士兵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办公厅、发展改革、公安、财政、人力社保、住建委等26个委、办、局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重点研究拟订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有关政策法规,协调解决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健全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有效促进各成员单位履职尽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群策群力,积极维护军休干部合法权益。在民政部优安局大力支持下,1002名军休干部获得重新选择购房方式的机会,房产证更换工作已基本完成。协调区(县)政府,累计投资1.2亿多元,对前三批军休干部专项住房进行节能保暖和基础设施改造,共有68栋、4519户、30563平方米的军休干部专项住房已改造完毕。协调争取有关部门,保障每年新增师职军休干部同步享受地方司局级离退休干部医疗待遇(目前已为2.4万多名师职军休干部办理了医疗绿色通道手续),为军休干部办理老年优待卡,领取高龄津贴等,广大军休干部同步享受北京市惠老政策。
(三)加大财政投入,全面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 为弥补中央财政经费保障不足,市、区(县)两级财政部门每年给予大额资金补贴。仅2014年,市财政就补贴了19.1亿元(约占全年经费总额的27.6%),其中用于军休干部医疗补贴的经费超过9亿元。为应对北京2012年“7•21”特大暴雨灾害,市财政积极支持,给16个区(县)军休办和11个军休直属单位追加专项经费6400万元,及时修缮房屋,更新安全和活动设备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军休干部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我们以积极为军休干部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促进和推动了军休系统的和谐稳定。
回顾过去,北京军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军休干部的期待还有差距。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国家民政部的有力指导,北京市委、市政府、市民政局的坚强领导下,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以兄弟省市先进典型为样板,以全面深化改革和法治军休建设为重点,更好的完成中央赋予的光荣任务,不断开创首都军休工作新局面,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安徽省淮南市军休所编撰军休服务管理丛书
- 下一篇:以“四化”提升军休服务管理工作水平